在处理这些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过程中,无论是按何种方式或途径处理。
无论当事人各方的过错种类及其程度,也无论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如何划分和承担,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如何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的金额大小问题,而赔偿金额的确定与计算,又必须首先解决赔偿金额的计算项目和计算基准--计算标准。因而,人身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关键和重点。但是,我国在长期以来的法制建设过程中,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始终没有完善地解决关于人身损害赔偿金额计算的标准问题,至今没有统一、规范、公平和合理的法定标准可供遵循,致使大量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难以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难以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而,人身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又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疑点和难点。因此,探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无论对于立法工作还是对于司法工作,都具有广泛和深远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有关人身损害赔偿金额计算标准的规定,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完善的若干立法思考与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022-03-30 15:32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2022-08-29 15:16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2022-08-10 17:07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022-08-31 09:09
工伤赔偿的算法: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职工的月工资的27倍;二级伤残是25倍;三级伤残是23倍;四级伤残是21倍;而一次伤残的伤残津贴是职工月工资的90%,二级伤残是85%,三级伤残是80%等。
工伤赔偿项目有:(一)医疗费。(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四)康复治疗费。(五)辅助器具费。(六)停工留薪期工资。(七)生活护理费。(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伤残津贴。(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十一)丧葬补助金。(十二)供养亲属抚恤金。(十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的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到第四十五条规定。
2022-11-23 10:54
工伤赔偿的算法: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职工的月工资的27倍;二级伤残是25倍;三级伤残是23倍;四级伤残是21倍;而一次伤残的伤残津贴是职工月工资的90%,二级伤残是85%,三级伤残是80%等。
工伤赔偿项目有:(一)医疗费。(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四)康复治疗费。(五)辅助器具费。(六)停工留薪期工资。(七)生活护理费。(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伤残津贴。(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十一)丧葬补助金。(十二)供养亲属抚恤金。(十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的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到第四十五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