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正规的离职证明不能包含员工离职的原因,所以公司这样的行为很显然是违法了。离职证明的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证明该员工在原单位的职务,并同时证明该员工已经离职;另一种是既证明了该员工的职务,已经离职,并具体写明离职的方式为辞退或者是辞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 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4-08-23 14:35
一份正规的离职证明不能包含员工离职的原因,离职证明影响未来就业问题,员工完全可以利用离职证明,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被公司辞退是不用写辞职报告的,自己辞职是要写的。如果劳动者写了离职报告就不能证明是被公司辞退,就不能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签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有经济赔偿金可以拿。
2024-12-27 09:19
在规范严谨的离职手续中,离职证明并不包含员工离职之具体原由,这对于员工未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发展以及工资薪资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员工有权利借助这份具有权威性的离职证明,不失时机地向所在公司提出关于非法解雇所导致的赔偿诉求。
在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只有在被企业解除劳工关系时才无需递交辞职报告,若是主动选择离开公司则需要自行撰写辞职报告。
倘若员工在离职申请中明确表示自愿离开公司,那么便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系遭公司强行解除劳工协议,从而也就无法争取到经济赔偿。
然而,如果签署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且被企业无故解聘,那么劳动者有权依法索取经济赔偿。
2022-09-21 16:15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一份正规的离职证明不能包含员工离职的原因,离职证明影响未来就业问题,员工完全可以利用离职证明,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离职证明离职原因,通常可以写“劳动者本人原因”、“用人单位解除”、“协商解除”等等。
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用人单位开具的离职证明不可列明不利于劳动者再就业的负面原因,否则有违《就业促进法》的求职平等原则。
2022-11-24 16:31
对于已入职但未转正的员工,其合法权益同等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若该员工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也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擅自辞退的,属于违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是,公司领导通过言语或其他方式使得劳动者自愿离职的,那用人单位无需承担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支付义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2022-08-20 10:24
被辞退后想取得辞退证明可以和原工作单位协商,如果不给的话有以下资料可以作为辞职证明:
1、辞职时的工作交接单;
2、离职证明;
3、离职时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