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私人用人单位可以随时离职,拖欠的工资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能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要赔偿工人的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
1、拖欠工资事实确定的,可以先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举报,请求依法予以处理;
2、如经劳动监察大队限期支付,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依法追究老板的刑事责任;
3、如拖欠工资事实没有确凿证据,需要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途径解决;
4、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2025-01-14 15:37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拖欠工资属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个人老板欠工资不给没合同没欠条的需要提供如下证据:
(一)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二)工资数额以及工资发放时间;(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
(三)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是相应的收据,可以让单位举证您确实领取了工资;
(四)证人证言;(如:同事或者是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言)
(五)其他一切可以证明单位没有发工资的证据材料。
2022-10-12 09:42
需要先通过其他的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然后可以选择的索要工资的办法包括:
1、到劳动部门投诉。先到劳监大队去进行投诉,劳监大队调解,它没有强制性,只能到公司去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工资就可以追讨回来,如果调解不成功,再到劳动局投诉。
2、申请劳动仲裁。到劳动局进行劳动仲裁申请,在递交申请前需要到工商局打印用人单位的信息。
3、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起诉。
2024-12-26 15:30
没签劳动合同但老板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但必须依法举证证明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
或者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单位逾期不签合同的,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单位向其支付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每月双倍工资。
2022-08-05 16:34
“给私人老板打工没签合同不给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2-10-09 16:36
没合同包工头欠工人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其警告与处罚;同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支付令,并就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时间部分要求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