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辞职是有效的。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此法条中的“书面形式”,并不仅仅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形式。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同时,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因此,微信属于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微信辞职和纸质的辞职报告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3-02-13 10:16
微信辞职一般没有法律效力。
微信辞职仅是告知用人单位,并不能认为已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办理离职手续,并由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这样才能够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离职,强制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的,但是需要有相关证据表明确实造成了损失。
所以在想要辞职的时候,一定要先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才可以离职,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离职的,那么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三十天期满之后可以自行离职的。
2022-10-12 17:09
如果微信借条有明确的借款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则微信借条有法律效力。如果微信中没有提到双方的借贷关系,甚至只有一个转账记录,那么如何证明转账为借贷是非常困难的。
2022-08-27 15:37
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多种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所以微信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3 11:44
2022-09-26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