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原则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需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设区的直辖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多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2024-12-20 11:3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
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各级仲裁委员会相互间互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部门只向同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各自独立仲裁本性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022-09-23 14:58
劳动争议案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是提起诉讼的话,那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2022-10-12 10:37
劳动争议一般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用人单位和职工因劳动争议无法协商调解一致的,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是提起诉讼的话,那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提交申请书或者口头申请,申请书需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
2022-09-24 10:33
根据《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县、市、市辖区应当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
(二)工会的代表;
(三)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仲裁委员会可以聘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工会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律师为专职的或者兼职的仲裁员。
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事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兼职仲裁员进行仲裁活动时,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2022-10-12 13:47
县、市、市辖区应当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1、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2、工会的代表。3、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