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居间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定义: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定义】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2022-10-14 09:30
依法成立的中介合同有效。委托方与受托方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中介合同内容合法、中介关系的成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约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或标的数额的20%赔偿,造成的损害比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023-02-13 10:26
合法成立并生效的居间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是指居间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提供机会或进行介绍,而委托人须向居间人给付约定报酬的协议。
一般来说,双方签订合同时,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并且此合同必须是双方的自愿签订,签订的内容也应当是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的,最后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不能够违反法律的相关的规定和公序良俗。
符合上述条件的合同,一般就是有效的,有效的居间合同对居间人和委托人均具有约束力,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有违反合同的行为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按照合同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处理的。起诉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2022-08-11 11:21
合同没有手印一般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只有满足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当事人签了字,即使没有手印,也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2-08-17 16:59
融资居间合同的效力是居间合同中法律效力最具有约束力的。在融资居间合同里,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其法律效力将一直存在。无论是居间人,还是交易双方,都应该认真拟定签署融资居间合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条规定,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说明。若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虚假提供情况,导致委托人利益受损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2022-09-22 14:10
符合以下条件的合同有效:
1、签订合同的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反映了签订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