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法律意识
虽说现如今大家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但多数人都是选择性了解。
二、不愿意为劳动者交社保
对用人单位而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很大的一笔费用。所以,很多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者,以期望能规避劳动合同关系,从而达到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减低社保用工成本的结果。
三、不愿意承担辞退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缺少了能够直接正面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有利证据,用人单位则有可能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辩称双方为劳务合同关系或其他非劳动合同用工关系,从而免除辞退劳动者的赔偿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9-21 14:57
违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2022-08-22 17:22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按照法律条约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定的义务,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单位来说是违法的行为而且付出的代价更大。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的原因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则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022-09-22 15:47
老板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当然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法律规定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2-10-17 15:00
老板大部分怕劳动仲裁,尤其是那些不遵纪守法的。只是由于现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劳动行政部门的效率低下,甚至不作为等,使得部分老板心存侥幸,要么打擦边球,要么死缠硬磨,才会出现老板不怕劳动仲裁的现象,这是我国劳动争议相关法律需要改变的。
2022-10-17 10:18
因为个人仲裁所需的时间很长,真正仲裁案子一打一两年很正常。企业不怕拖,但个人很怕。花钱花精力不说,个人在这个阶段很影响新工作入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