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要签合同。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就必须订立劳动合同,临时性工作岗位的劳动合同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由劳动行政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六十六条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2022-09-26 16:19
临时工在现在一般是按照非全日制用工对待的,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另外,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所以非全日制工也就是临时工并不一定要签订合同。
临时工泛指在工作场所里非正式雇用的劳工,通常以日薪计酬。也不像正式的劳工能够享有退休金与每月最低工资的保障。
临时工又分成约聘雇员与人力派遣两类。聘用临时工的目的事为了处理短期出现的额外工作,例如因为长工放产假,所以聘临时工当替工。所以现在在我国,说临时工其实一般也是指非全日制工。
2022-10-13 11:28
用人单位(即公司)在劳动者正式上班提供劳动的当日起一个月内就应该与劳动者签署正规劳动合同,并告知劳动者劳动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事项;如果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赔偿自第二月起至第十二月为止11个月的两倍工资,同时视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签署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如果您一直没签署合同,但是实际上确实是劳动用工关系,这种情况其实实际上你就是劳动者,只要是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到人设部门进行备案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如果您这个临时工,只是临时做某项工作,这种短时间的提供劳务更倾向于劳务关系,可以签订劳务服务合同,并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2-10-21 13:42
法律意义上,没有临时工这个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是劳动者,双方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待遇、工作年限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2-10-11 11:38
临时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发生营务关系,劳务双方必须签订书面装务合同。劳备合同可以对营动时间,劳动报酬,双方素任义务等进行简单约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2024-02-26 16:21
临时工需要交社保。如果用人单位与临时工建立了劳动关系,就需要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如果单位不申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会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