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很大的不同。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表明用人单位愿意接受该学生、学生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并且学校推荐该生就业的协议,并不涉及劳动的权利义务,一般在劳动合同之前签订。但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是为了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025-01-14 16:27
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的区别有:
(一)主体不同,就业协议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学校是就业协议的鉴证方或签约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没有规定,适用任何单位;而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劳动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单位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系统)之间,与学校无关。
(二)内容不同,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受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不涉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享有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三)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就业协议应在毕业生就业之前签订,而劳动合同往往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才签订。
(四)目的不同,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对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的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将来双发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
(五)适用法律不同,就业协议发生争议,除根据协议本身内容之外,主要依据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法律对合同的一般规定来加以解决,尚没有专门的一部分法律对毕业生就业协议加以调整。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依据《劳动法》来处理。
2022-09-21 15:33
劳动合同书与就业协议书有以下区别:劳动合同书是毕业生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是在校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书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书主要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协议书主要适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
2022-09-19 17:12
经济合同的当事双方一般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而劳动合同的当事双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用人单位处于管理者和支配者的地位,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有人身和财产依附关系。
经济合同是指合同一方是政府或者由政府或法律授权的机构,或者一方或双方就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条件及其实现对政府负有义务,直接体现以政府意志表达出来的公共政策要求或其他公共利益要求,具有经济目的或经济内容的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022-09-22 17:07
一、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时,即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为劳动者。
2、主体地位不同
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地位不平等,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领导和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
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除了一般义务外,还存在附带义务。 例如,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
4、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022-10-17 14:42
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1、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
2、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
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5、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
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