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管理和措施有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各方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结合托育机构人群特点,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压实托育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婴幼儿家庭的监护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积极做好秋冬季托育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2、健全防控制度,明确工作要求。各地要指导托育机构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和管理制度,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职责和任务分工;明确卫生消毒、疫情报告、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管理制度要求;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工作实际,依法依规、科学做好收托安排;
3、强化业务指导,落实管理措施。各地要按照《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指导托育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做好收托婴幼儿的健康核查、体温检测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加强环境管理,重点做好婴幼儿生活区域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及食品饮用水管理和垃圾分类;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流感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降低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
4、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健康。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托育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025-04-16 11:47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图审核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图审核工作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守国家秘密、高效规范实施、提供优质服务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图审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实施地图审核所需经费列入相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年度预算。
2025-01-03 10:10
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3、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4、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等等。
2022-09-27 16:0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2022-11-19 08:5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作用在于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2022-08-10 11:56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七项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是一个兜底条款,指以上六项没有标明的其他任何违法犯罪行为。这是一种立法技巧。
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指的是明知或者应知有关人员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予以提供条件。所谓提供条件,既包括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条件,也包括其他用途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