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诉求即可起诉。现在因为实行登记立案,法院必须受理。但是,因个人合伙财目的混乱,当事人自己无法清算,通过审计、会计鉴定的方式,仍不能查明合伙经营期间的账目情况,法院可能无法给双方判决出一个结果,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
2022-10-10 10:18
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诉求即可起诉。现在因为实行登记立案,法院必须受理。但是,因个人合伙财目的混乱,当事人自己无法清算,通过审计、会计鉴定的方式,仍不能查明合伙经营期间的账目情况,法院可能无法给双方判决出一个结果,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21-12-03 17:05
合伙协议纠纷同一般民事诉讼纠纷的诉讼方式相同,要满足起诉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起诉的条件是: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满足上述标准后,草拟民事起诉状,到管辖法院立案起诉。
实践中,合伙协议纠纷如果存在合伙账目不清的情况下,通常法官会以未清算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因此在诉讼前进行账目清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合伙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风险防范:1、合伙协议最好采取书面形式,在协议履行期间,增加或变更合作条款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以做确认;2、在合伙协议履行期间最好做到及时对账,如按月、按季度,合伙各方就相关事务产生的费用进行核对,并经各方签字确认;3、账目尽量保存完好,以便产生纠纷后作为证据保存。
2020-10-27 09:48
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合伙帐目不清,在有部分财产和账目清楚地情况下,法院会就明确的部分先行判决。
合伙人是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
2022-10-22 11:37
合伙账目不清可以报经侦。合伙账目不清,严重损害其他合伙人的利益,且有证明合法经济利益被侵害的事实的,或者有挪用公款、洗钱等犯罪行为的,可以报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处理。但是,如果只是利益分配存在争议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只能诉讼解决。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2-08-10 13:52
合伙账目不清,严重损害其他合伙人的利益,且有证明合法经济利益被侵害的事实的,或者有挪用公款、洗钱等犯罪行为的,可以报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处理。但是,如果只是利益分配存在争议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只能诉讼解决。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