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打假人要求10倍赔偿的时候,应该根据产品的侵权程度确定赔偿,依法处理。具体而言,打假人也属于消费者,是有权获得相对应的10倍赔偿的,但是产品的类型也存在规定,即对于食品、药品以外的消费品,法院不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因此遇到10倍赔偿的请求时,先看其产品是否属于食品或者药品,不是则不需要10倍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2022-10-10 11:51
考虑食药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及现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认为目前可以考虑在除购买食品、药品之外的情形,逐步限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也就是说,对于购买食品、药品的情形,最高院是支持态度的,而对于食品、药品以外的消费品,法院不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虽然职业打假人的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具有牟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但相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对社会的危害而言,职业打假行为对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有其存在的价值。
2022-08-09 14:20
当遇到打假人要求10倍赔偿的时候,应该根据产品的侵权程度确定赔偿,依法处理。具体而言,打假人也属于消费者,是有权获得相对应的10倍赔偿的,但是产品的类型也存在规定,即对于食品、药品以外的消费品,法院不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要求。因此遇到10倍赔偿的请求时,先看其产品是否属于食品或者药品,不是则不需要10倍赔偿。
2022-08-11 17:04
“职业打假人”是指以赚钱为目的打假,明知或以为商品有问题而故意大量买入,再通过举报投诉或起诉等方式,向商家索要赔偿的行为人。
遇到打假人恶意索赔的,那么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的3种方法处理。如下:
1.复查一下是否属于自己产品,或者当事人发布的广告,是否存在法律法规上的问题;
2.积极应对本公司,或者本店的产品以及广告存在的问题;
3.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或者和专业机构合作;
4.向恶意索赔打假人追究民事责任。
2022-09-22 10:13
职业打假人之所以能得逞,也是因为商家有不合规之处,所以不管对职业打假人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商家首先自身要完善质量管理,让职业打假人无漏洞可钻!
其实,打假人投诉到工商局之后,买卖双方还是可以协商的。如果协商不成,一般会没收所有假货,并且暂时扣押假货。然后工商局开始统计数量和数额。如果假货不多、数额不大,那就罚款还有批评教育,停顿整改。如果数额较大,而且假货数量较大,可以达到立案标准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2-09-24 15:03
三无产品赔偿标准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所受到的损失。
由于产品缺陷导致消费者损害的,消费者既可以要求销售者承担责任,也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责任。
经营者销售三无产品是属于欺诈行为,而经营者提供商品的时候存在欺诈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其赔偿支付的金额还可以增加额外赔偿,一般情况下增加的赔偿为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要是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照五百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