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的标准是“填平原则”,而损失并不一定是20%。在民事法律中,合同一方当事人因违约行为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合同相对人可以请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赔偿责任的数额为“填平原则”,即赔偿数额能够填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即可。违约金的数额可以在签订合同时由当事人约定,若没有预先约定违约金,也可以在发生违约行为后来计算违约损害。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 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2022-10-14 09:26
违约损害赔偿的标准是填平原则,而损失并不一定是20%。在民事法律中,合同一方当事人因违约行为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合同相对人可以请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赔偿责任的数额为填平原则,即赔偿数额能够填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即可。违约金的数额可以在签订合同时由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方式,若没有预先约定违约金,也可以在发生违约行为后来计算违约损害。
2022-10-21 17:13
买方违约也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并不是不需要赔偿。买卖双方之间如果成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具有履行约定的义务,买房违约给卖方造成了损失的,卖方有权请求买方承担赔偿责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2-08-11 11:19
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一般认为死缓不是独立刑罚,只是死刑的执行方式,它对于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范围,促使罪犯改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
宣告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应当判处死刑,即根据刑法的规定与罪行的严重程度,应当判处死刑。
(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不立即执行死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2022-08-08 17:51
2022-08-08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