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不能用死刑犯人的器官,只是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第一、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第二、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第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法律依据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八条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2022-08-11 14:49
没有说不能用死刑犯人的器官,只是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第一、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第二、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第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2022-08-10 16:00
减轻器官接受者的精神压力。虽然接受器官捐赠是受人恩惠,但受捐者免不得会好奇捐赠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因车祸去世后,总共捐献了8个可用器官,但就连手术医生都不知道她的器官会去向何处。因此受捐者也不会产生“我的身上装有王妃的器官”这种心理压力。为了保护捐赠者。捐赠器官的行为应当完全出于捐赠人的自愿,如果在捐赠前就向受捐人透露了身份,那么对方可能会出于迫切需要这枚器官的意图,改变捐赠人的意愿,促使其捐献器官,这是非常严肃的伦理问题。杜绝买卖行为。“双盲”原则有利于保护捐赠者与受捐者两方的个人隐私,整个捐赠和移植过程处于一个闭环,使有买卖之心的贩子无机可乘。
2022-08-11 16:19
减轻器官接受者的精神压力。虽然接受器官捐赠是受人恩惠,但受捐者免不得会好奇捐赠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在因车祸去世后,总共捐献了8个可用器官,但就连手术医生都不知道她的器官会去向何处。因此受捐者也不会产生“我的身上装有王妃的器官”这种心理压力。为了保护捐赠者。捐赠器官的行为应当完全出于捐赠人的自愿,如果在捐赠前就向受捐人透露了身份,那么对方可能会出于迫切需要这枚器官的意图,改变捐赠人的意愿,促使其捐献器官,这是非常严肃的伦理问题。杜绝买卖行为。“双盲”原则有利于保护捐赠者与受捐者两方的个人隐私,整个捐赠和移植过程处于一个闭环,使有买卖之心的贩子无机可乘。
2025-04-23 16:45
死刑包括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方面内容。
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的人不适用死刑。
2024-10-22 09:11
下列人员不可以判处死刑:
一、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三、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