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实施刑事强制措施是不一定会被判刑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1-02-28 08:45
刑事强制措施不一定会判刑。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2024-05-27 11:12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预防性措施。在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这些措施根据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排序。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措施。取保候审是指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依法责令其提供担保,并规定一定的限制条件,以保证其随传随到、及时审判。监视居住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主要限制其活动范围,
2024-07-04 11:25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预防性措施。在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这些措施根据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排序。
2022-09-19 15:18
刑事强制措施不是刑事拘留。刑事强制措施与刑事拘留是包含关系,刑事强制措施包含刑事拘留、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2022-08-11 15:32
刑事强制措施不是刑事拘留。刑事强制措施与刑事拘留是包含关系,刑事强制措施包含刑事拘留、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