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2024-07-18 09:40
低保户的要求: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2022-11-19 10:56
低保与五保的主要区别为:
1.五保户是指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低保与五保的对象不同。五保户的对象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人;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低保户的对象为: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2022-09-08 13:45
建档立卡和低保户的区别如下:
1、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2、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2022-08-10 17:05
低保和建档立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定义不同
1、低保户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全市月均的水平,然后有国家补贴的家庭;
2、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纯收入的家庭。
二、入选条件
1、低保户表现为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或者赡养人的居民;
2、贫困户表现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三、享受待遇
1、低保户的每个地方经济水平不同,所以给于的补助的金额也不相同;
2、贫困户的达到“吃不愁,穿不愁”两不愁;达到“住房、医疗、教育”这三保障。
2022-08-09 08:49
骗取低保以诈骗罪论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