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1.一份标准的OfferLetter是民法上的“要约”。虽然它并不是正式的合同,但对用人单位而言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2.公司临时取消对录用,使得自己还需另外再找工作,在客观上的确给造成了一定损失。
3.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给予赔偿。
我国法律对于公司offer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实务和司法判例倾向于将公司offer定性为要约,公司offer一旦送达被邀请人,即产生法律效力,公司应当与被邀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公司便违反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五条 【要约撤回】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七条 【要约撤销】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2022-08-10 10:06
签了三方后公司不可以不要你。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一旦三方协议签署,各方都必须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如果签了三方协议公司不要人了,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可以要求单位采取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2-09-30 14:15
发了offer 公司不可以不录取。
法律理论界倾向按照《民法典》中对于“要约”要素的处理方式来认定offer的法律效力。并且,这种观点也已得到目前已有的劳动争议仲裁或判决的支持。
根据《民法典》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也就是说,企业发出offer之后,一旦劳动者表示同意,offer的内容就成立了。双方都应该遵守offer的约定,执行offer约定的内容。如果企业反悔的话,造成劳动者信赖利益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企业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2022-10-31 13:51
发了offer 公司不可以不录取。
法律理论界倾向按照《民法典》中对于“要约”要素的处理方式来认定offer的法律效力。并且,这种观点也已得到目前已有的劳动争议仲裁或判决的支持。
根据《民法典》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也就是说,企业发出offer之后,一旦劳动者表示同意,offer的内容就成立了。双方都应该遵守offer的约定,执行offer约定的内容。如果企业反悔的话,造成劳动者信赖利益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企业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2022-09-21 15:35
一般的offer并不代表合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接到offer,并不是建立了劳动关系,所以在签署劳动合同之前,你还是自由身份,不去报到也不用承担什么法律风险。
如果已经在邮件中答应了offer,也就是明确表示同意入职。对于这种情况,严格来说,算是一种约定。如果你不去公司报到,可以算作违约。但是,对方给你发的offer上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接受offer以后不去的话需要承担的后果,那也没事,因为没有依据。如果offer中明确说明,当你回复了这个邮件,而你不去入职的话,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也就是非常明确地约定了违约责任,你不去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2022-08-10 10:41
拿到offer不去不会负法律责任。找到工作后是需要双方共同签署劳动合同才有法律效力的,收到offer只说明公司单方面认可,并不表示个人也同样对该公司满意。
如果双方签了劳动合同之后,没有办理离职手续,随意离职的,就是违法的了,给用人单位造成地损失需要进行赔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