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已经废止,其内容被民法典收录在继承编。按照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作为法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按照以下规定继承: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22-10-08 16:27
继承法已经废止,其内容被民法典收录在继承编。按照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作为法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按照以下规定继承: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2-10-08 16:16
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
(一)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
(二)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三)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2022-10-30 09:56
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
(一)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
(二)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三)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2022-09-15 08:53
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以及合伙财产不加分割作为遗产来继承。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2-09-05 09:04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已经正是生效了,这次民法典中的问世,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各方面的影响。
而遗嘱、遗产、继承……这些被我们看作“身后”事,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1、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
新的继承规定,增加了2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
2、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就是说,如果继承人因为上述的原因丧失了继承权,但是他们确实存在悔改表现,请求原谅,而被继承人选择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明确将其列为继承人,那么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3、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是合法有效的遗嘱,哪个遗嘱的时间距离现在最近、最新,那么这个遗嘱将作为最有效的遗嘱执行。
这在以往可是不行的,根据以往的规定,在各类遗嘱中,“公证遗嘱”才具有最大的法律效益,不管子女们持有任何形式的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的存在,那最终都会以公证遗嘱为准。
新规定按照时间排序,哪个遗嘱最新就按照这个遗嘱执行。
4、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
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