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和交警
两者评级是一致的,不存在权利大小的比较。
运管与交警的职责范围不一样,两者评级是一致的。运管一般查运输车以及车辆修理,交警主要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查纠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管理驾驶员和车辆,驾驶证机动车的登记、管理等。
运管和交警有明显区别:1、职责不同
运管:运管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道路交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依法对道路运输行业实施行政许可,对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实施行业管理,起着维护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的作用。交警:主要负责在道路上执行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处理交通事故、维护治安秩序等工作。
2、隶属单位不同
运管:运营分为两个部分,即运输管理处和运管处,其中运输管理处隶属于交通局,运管处也是归于交通主管部门的是国家法规授权的道路运输行政执法部门。交警:交警部门隶属于公安系统,主要负责交通秩序职责,全称就是交通警察,属于警察的一个警种。运管和交警的职责,管理对象,隶属单位完全不同,没有谁权力大的说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2022-10-26 16:18
公检法司的权力是相等的。公检法司,是各司其责的,互相制约。公安局和司法局属于行政机关但兼有司法的职能,公安局有刑事侦查权,司法局负责管理监狱。检察院既是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司法机关,负责对犯罪的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同时还要对职务犯罪的刑事侦查权。法院是审判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2022-08-11 13:47
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中欧盟理事会的权利大。
从人事任命以及权利层级角度而言,欧欧盟理事会盟理事会要高于欧盟委员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欧盟理事会的重要作用,它并没有所谓的理事长——并不是由某个理事长主导欧盟理事会工作。欧盟理事会实行轮值主席国制,由各个欧盟成员国轮流担任理事会主席。也就是说,欧盟理事会的理事长并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
即便如此,在具体的事务中,欧盟理事会也并不能简单地被某个国家主导,而是由当值主席国、下一任主席国以及秘书长三方共同决定。欧盟理事会秘书长由全体欧盟成员国共同推选决定。
2022-08-11 09:43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办理违反财税政策、法规、制度的重大举报案件,依法组织查处工作;研究提出完善财税法规、财会制度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检查局主要职责如下:
1、拟订财政监督的政策和制度。
2、监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办理违反财税政策、法规、制度的重大举报案件,依法组织查处工作;研究提出完善财税法规、财会制度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财务会计制度的检查处理及违纪款项的收缴入库工作。
4、承担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的有关工作。开展会计监管国际合作。
5、监督检查财政系统及部内各单位执行财政法规、政策、制度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等等。
2022-08-09 15:52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办理违反财税政策、法规、制度的重大举报案件,依法组织查处工作;研究提出完善财税法规、财会制度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检查局主要职责如下:
1、拟订财政监督的政策和制度。
2、监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办理违反财税政策、法规、制度的重大举报案件,依法组织查处工作;研究提出完善财税法规、财会制度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财务会计制度的检查处理及违纪款项的收缴入库工作。
4、承担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的有关工作。开展会计监管国际合作。
5、监督检查财政系统及部内各单位执行财政法规、政策、制度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等等。
2022-08-10 09:56
调休和请假两个概念不同,因此没有损失大小可言。员工已有加班,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安排补休(调休);根据法律规定和劳动规章规定,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员工可以申请相应的假期(即请假),也可以在有加班的情况下申请调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