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会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重大过错,导致用人单位出现重大损失的;员工违反制度或纪律,拒不改正,符合用人单位制度中开除情形的;员工因自身伤病等原因,无法正常履行职能的;用人单位经营困难,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且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要给予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员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该支付2倍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9-27 16:17
编外人员按照规定应该享有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022-08-09 16:06
工会会员不分编内编外,工会费用单位收取。各单位内设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或经审委员对本单位工会经费福利支出等情况进行监督,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不定期对市属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进行抽查监督。全国总工会负责对全国工会系统工会经费的收入、支出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各级工会应加强对本级和下一级工会经费收支与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下一级工会应定期向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报告财务监督检查情况。
2022-08-09 16:06
编外人员被处分会记档案。根据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一)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其中,由事业单位决定的,应当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备案。(二)开除处分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决定;其中,由本单位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2022-08-09 16:06
事业单位职工一般由很多构成类型,由正式编制的、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聘用制的,按照规定单位必须要位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人事代理的方式缴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一般都是企业性质的保险和公积金,缴纳的数额和基数相对来说少一些。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22-11-19 16:10
劳务派遣和编外人员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1.两类人员签合同的对象不同。劳务派遣是和第三方派遣公司签合同,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而编外人员只需要和实际用人方,学校或者机关单位等,签订劳动合同。
2.工作形式不同。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但编外人员的工作和普通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是一样的。
3.薪酬发放的主体不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而实际用工单位是不需要在支付薪酬的。而编外人员则是由实际用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发放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