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成功以后,会签订调解协议。签订完调解协议,法院会出具调解书,双方签收调解书后就可以结案了。如果经过人民调解的,直接出具调解协议,但是未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就是相当于新签订的合同。如果不遵守调解协议还钱,对方还是可以继续起诉。如果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就具有了强制执行力。如果不遵守调解协议还钱,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按照调解协议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024-11-08 09:37
劳动关系可以调解结案。因确认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是适用该法的,所以调解可以确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的确定对解决劳动争议是非常重要的,出现劳动争议的时候,可以向劳动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综上所述,劳动关系可以通过调解结案。
2024-12-27 10:28
已经立案的诈骗案不能调解。
已经被公安局立案的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需要追究的是刑事责任,此类案件不能调解解决。
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2022-09-23 11:10
判决书下来了是不是就结案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第一,法院审理案件,判决后,当事人都没有在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法院就结案了;第二,被告没有按判决期限履行义务,属于案结事没有了结,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告履行了义务,就是结案了。
另外,对于不同审级的案件,判决书下来是否就意味着结案,也不同:
1.如是一审判决书,对方不上诉的情况下,要等对方领到判决书后15天才生效,如果对方上诉,要进行二审,就要再等几个月才能结案。
2.如果是二审,二审判决下来就是终审判决。
2022-08-09 16:32
法院执行已结案的意思是指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已经实际执行完毕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作结案处理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执行已完结,包括以下情形:1、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完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2022-09-20 10:46
签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等于结案。因为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