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158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虽然《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未明确规定是否包含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按立法原意,产假是按自然日计算的,所以包括了期间的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4-08-20 10:43
通常情况下,产假期包括了周末以及诸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
产假,是为在职妇女在生产前后提供的特殊休假福利待遇,这类假期的起止时间一般为分娩前所预定的半个月到产后两个半月之间,对于晚婚晚育者来说,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至四个月;女员工在生育过程中,享有至少九十八天的产假权益。
职业女性在享受产假的同时,雇佣方不得随意降低她们的薪资标准,也不可通过解雇或其他方式终止其劳动合同。
2025-03-11 16:00
不包括
周六、周日属于公休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公休日加班的,如果能在其它时间安排补休,则不用支付加班工资;
如果不能安排补休,则要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加班工资。
2025-03-13 09:23
我国共有法定节假日11天,双休日105天。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
法定节假日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标准支付工资。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未安排补休应当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2倍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3倍的加班费。
2022-08-09 10:51
2022-08-18 10:46
产假为自然日,包括了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也有所不同,但最少不得短于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