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递交诉状与律师递交没有区别。不会有因为是自已递交诉状,而开庭时间长或不受理的情况,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必须受理。递交诉状后,五日内审查是否受理,一般民事诉讼,向法院是递交诉状后法院直接向你出个受理案件通知书,那就是受理了;受理后,五日内送达对方当事人,并给对方15日答辩期,答辩期过后,法官根据自己手中案件排期情况决定开庭时间。一般在受理后20至30天内开庭。伤残鉴定在立案前可以自行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在立案后申请法院委托有关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综上所述,自己是可以递交起诉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5-04-09 15:38
1、如果当事人是因为民事纠纷起诉而递交起诉状的,需要提交证据,起诉状中需要包括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人民法院互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则会在七日内立案,并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要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022-09-29 11:09
起诉状可以自己写。起诉状中应当记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等身份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等相关事项。在实践中如果当事人不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建议委托律师书写起诉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2-08-10 15:41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状)或者执行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
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3日内立案。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5日内立案。
发回重审或指令再审的案件,应当在收到发回重审或者指令再审裁定及案卷材料后的次日立案。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审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裁定(决定)的次日立案。
2022-11-30 10:44
上诉状怎么递交到法院。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2022-08-19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