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回避的法定情形

其他 2023-03-17 16:00 标签: 回避 法定情形 规定

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这些:

1、是本次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需要回避;

2、与本次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3、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影响审判公正的关系的,需要回避。

此外,由于需要回避的对象不同,而决定回避的主体也不一样。最后,申请人对回避的所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申请复议。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有关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已经参与的要退出该案诉讼程序的制度。回避制度最典型地体现了程序正义的特点和要求。

所以,你对回避的法定情形有所了解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张鑫律师

张鑫律师

内蒙古承达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务 刑事辩护 法律顾问 经济纠纷 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