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上诉和抗诉有什么区别

其他 2021-03-11 11:40 标签: 上诉 抗诉 区别
视频看完了,您的法律疑惑还没有解决?
添加律师助理微信 y17105165271 详细咨询
重播
复制微信
视频内容

刑事诉讼中,上诉和抗诉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提起的主体不同:上诉提起的主体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抗诉提起主体是公诉机关;其次是法律后果不同: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实行上诉不加刑,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中因为刑事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而在二审判决中判决被告人比一审更重的刑罚。但如果是公诉机关提起抗诉的话,则抗诉是有可能判处比一审更重的刑罚的;再次审理的方式不同:刑事案件上诉,二审法院有可能开庭审理,也有可能不开庭审理,而如果是刑事抗诉案件,则二审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最后提出上诉及抗诉的时间不同:上诉必须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10日提出,超过期间就不可以提出上诉了。抗诉的时间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更多>> 相关视频推荐
  • 上诉和抗诉有什么区别 01'38''

    上诉和抗诉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提起的主体不同:上诉提起的主体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抗诉提起主体是公诉机关。其次是法律后果不同: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实行上诉不加刑,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中因为刑事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而在二审判决中判决被告人比一审更重的刑罚。但如果是公诉机关提起抗诉的话,则抗诉是有可能判处比一审更重的刑罚的;再次审理的方式不同:刑事案件上诉,二审法院有可能开庭审理,也有可能不开庭审理,而如果是刑事抗诉案件,则二审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最后提出上诉及抗诉的时间不同:上诉必须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10日提出,超过期间就不可以提出上诉了。抗诉的时间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

    2021.03.11
  • 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00'58''

    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或行政诉讼机关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2022.04.22
  • 前科和累犯有什么区别 02'32''

    前科和累犯有什么区别

    前科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实及受到的刑罚。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累犯的条件,就构成法律上的累犯,依法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有前科。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2020.09.17
  • 复员和退伍有什么区别 01'57''

    复员和退伍有什么区别

    复员和退伍概念、条件、实行时间、程序等方面存在区别。 1、概念不同 复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志愿兵和部分干部退出现役,回参军地区参加生产或工作。 退伍: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义务兵退出现役。 2、条件不同 复员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退伍是指1954年11月1日之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3、实行时间不同 复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50年6月30日颁发了《关于人民解放军复员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中央复员委员会。 退伍: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进行义务兵退伍工作。 4、程序不同 复员前,由军队负责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训练;离队时,办理复员手续,发给生产资助金和复员证。复员军人回参军地区后,由地方政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5、义务兵退伍时,由部队进行教育,动员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参加民兵,履行服预备役的义务,随时准备响应国家征召,重返部队。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对退伍军人给予妥善安置。

    2021.12.04

程相慧律师

山东月绅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知识产权 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