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的规定: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 2、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原告需证明: 1、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2、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具有违法性。实践中原告一般不必单独证明。 4、行为人有过错。 被告需对法定的减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因合同发生纠纷的,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离婚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有下列要求: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应诉时,可提交证据复制件或复制品,但在交换证据和开庭审理时必须携带证据原件或者原物,以供质证; 2、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有提供自己掌握管理的证据的义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一、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医疗纠纷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程有无过错承担举证的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任何一方当事人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均应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加以证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而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证明。
应当证明加害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确认其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其次,应当证明加害人行为的性质,是作为还是不作为;还要证明行为的具体方式,实施行为的前后经过;最后,要证明加害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违反什么法律规定。
股东是否足额出资举证责任由未出资的股东承担。 对于股东是否履行了出资义务,原告只需要提供合理的证据怀疑即可,不要求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在原告提供合理怀疑证据之后,被告股东就应当举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如果被告股东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