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加班公司不给加班费,员工协商索要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投诉无法解决的,员工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加班费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是在离职后发生争议的,则加班费的保护时效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
加班费的扣税比例是: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加班费所得,也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不属于免税范围,只要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含加班费等)超过一个定额,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自行加班能否主张加班费要看具体情况。自愿工作的不属于加班。如果员工的工作既不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决定,也没有在用人单位认可的加班记录,而只是自愿在家工作的话,不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加班费。 2、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加班费的仲裁时效一般能算到劳动争议发生前一年。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损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是在在职期间发生有关劳动报酬的争议,则不受上述限制,但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在一年内提出申请。
计算加班费的具体方式: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一)如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则需向其支付不低于正常工资水平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若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进行劳动且无法安排相应补休,则应向其支付不低于正常工资标准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若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进行工作,必须支付给其不低于正常工资水平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单位给加班费,劳动者还是可以拒绝加班的。用人单位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是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工作时间不可以超过三个小时,每个月不可以超过36个小时。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一名劳动者的每日正常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而其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亦不能超过44个小时。 此外,用人单位必须确保每位劳动者每星期至少享有一天的休假权益。 考虑到生产经营所需以及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如果用人单位决定延长工作时间,需经得工会及劳动者本人的同意方可实施。 延长的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个小时,如遇特殊情况,最多将延长至每天3个小时;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月的总工作时间上限不可超过36个小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