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从第二个月开始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企业不出庭,劳动者的证据仲裁员应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基础上理性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并形成确信,也就是对证据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以此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必须知道相关劳动立法的规定。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这既是辞职的条件也是辞职的程序。 2.必须搞清楚辞职的具体对象。 3.必须证明书面通知过单位辞职的事。若劳动者无法证明其在什么时候辞职,30日届满后该劳动者若离职,便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因此,不仅辞职的形式和内容有要求,辞职本身这一行为过程也要能有效证明,方可称为正确的辞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应注意下列问题: 1.竞业禁止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且应按月给予经济补偿。 2.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为技术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约定的其他秘密。 3.保密协议保守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用人单位只应当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
1.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注意全面。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2.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并且自己要保留一份合同。 3.即使在试用期内也要签订书面合同。有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员工,可以不对劳动者负任何责任。
赔偿劳动者损失的标准: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
劳动者能获得补偿金: (一)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
需要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四份,复印无效; 2.《诊断证明书》及门诊病例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劳动合同文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受伤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流程如下: 1.公司将人工伤员姓名、医保编号、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及就诊治疗医院名称上报给市医保中心工伤科进行登记入档; 2.工伤科递交材料给市人力资源和社
劳动合同一般签几年没有具体的规定,因为签劳动合同是要双方自愿的,具体签几年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方式如下: 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3、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