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合同被宣告无效之后,违约金条款仍将保持其有效性。
建设工会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单位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2、没有资质或没有相应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单位名义的; 3、必须招标的未进行招投标或中标的; 4、违法分包或者转包的。
合同的不成立和无效所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所谓合同不成立,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对于合同的重要条款未能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合同无法生效,对双方均无实际的约束效果。 在合同不成立的情形下,如果当事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那么应当将已经交付的财产予以返还,并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
一般都是当事人保留合同、证据等,去申请确认。 在法院作出合同无效的认定之前,该合同应该是有效的。 除非合同必然无效,法官一般推定有效。 只有当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认定合同无效的请求或主张时,法院才能确认合同无效。
在诉讼中,挂靠人有权提出合同无效。
中介未尽告知义务,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合同无效。
施工合同无效,工程款的支付如下: 1.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价款或者按照实际结算,价款差额不予支付; 2.施工完毕验收不合格但经修复验收合格的按照上述办法结算,经修复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支付; 3.尚未施工完毕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应当停止施工,视已经完成的工程量是否合格依据上述办法结算。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均则非所问。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
1.不具有从事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的个人,合伙组织以具备从事建筑活动资格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2.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获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以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包括挂靠企业以被挂靠建筑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进行投标,以被挂靠企业第某工程队或第某项目部的名义组织施工; 3.不具有工程总包资格的建筑企业已具有总包资格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4.联营。 建筑施工企业以联营的名义联合承包建设工程,如低资质或没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予以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签订联营协议,联合承揽工程。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需要赔偿。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