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实际履行超过了有效期,属于迟延履行,如果迟延履行对合同的另一方造成了损失的,则会产生一定的违约责任。具体来说需要承担以下几种法律后果: 1)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偿付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2)对在迟延期间因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债务人依法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负责; 3)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 4)债权人迟延受领,依法应向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受领而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若为金钱给付义务,债务人可停止支付受领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 5)若是因瑕庇给付,债权人有权拒绝受领,标的瑕庇能够补正的,债权人可根据标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合理要求对方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因此而不负迟延受领的责任。因瑕庇补正而致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债务,应承担迟延给付的责任; 6)加害给付的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其损失无论是人身损害还是财产损失,无论是实际利益还是可得利益,债务人均应赔偿。
对方无能力履行离婚协议的处理办法:一般情况下,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如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则一方可以据此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审理,依法判决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合同未履行能解除。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事先约定解除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出现法定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房二卖情形中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如下:一方办理过户,另一方没有过户,房屋归先办理过户一方所有;双方均未办理过户未交房,房屋所有权归已办理预告登记的一方所有;双方均未办理过户及预告登记手续,房屋归先行实际占有房屋的一方所有。
监护人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如果不履行职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 第一, 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第二, 双方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 第三,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合约定。
履行侧重于按照约定的或应该做的去做。所涉及的事情常是双方或多方约定的、自己向别人承诺的,或者自身应该做的。履行的对象常是合同、手续、职责、条约、契约、协定、公约、声明、诺言、义务等。执行的对象常是命令、指示、任务、法令、判决以及纲领、政策、计划、路线、方针、方案、决议、原则等。
不可以。法院强制执行的应该是生效的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行政决定以及其他应当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不包括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的。如果双方因履行合同产生争议,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后,可以按照法院的判决履行,对方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要求赔偿、补偿。
已成立未生效合同可以解除。我国《民法典》并未规定合同解除的对象必须是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其次,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同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选择用解除合同的方式来终止该类型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即使附有生效条件所约定的义务。
分期还款第一期未履行可以起诉全部还款。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