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不是有期徒刑,教师被判处拘役,不会被开除公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定罪免处是指对于一些犯罪人来说,虽然触犯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但是却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罚。定罪却免于刑事处罚,不构成开除的直接事由。 一、《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但法律规定的很明确:丧失公务员身份,须受到过刑事处罚。定罪却免于刑事处罚,不构成开除的直接事由。 二、免于刑事责任后,还要看是否触犯公务员法,是否要追究行政责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如果是公务员发生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等同于公务员自己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 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
可以解除股东的股东资格。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股东未按章程约定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或返还出资的,公司可以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对于该股东除名决议,该未出资股东不具有表决权,即便该股东系控股股东。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
在我国公职人员醉驾,如果是受到行政处罚,原则上并不会导致该公职人员被开除公职,仅因此受到刑事构成犯罪时才会被开除公职。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教师因交通肇事判缓刑的话一般不会直接开除,但是会对该教师进行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的处分。如果私立学校直接开除被判处缓刑的教师,也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判处缓刑一般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
不可以。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
劝退和开除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不同,实质上两者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是劝退的话,只不过公司在过程当中有和员工协商的含义在其中,公司的目的也是想要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 而开除相对来说就比较严厉了,开除可以说是一种处分,如果明确表示是开除的就没有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开除党籍作出了100多条的规定。 其中第14条规定: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开除党籍。 第3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