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苗木补偿标准的注意事项: 在征用前土地上长有的青苗,因征地施工被毁掉的,应由用地单位按照在田作物一季产量、产值计算,给予补偿。 具体补偿标准,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其一季产值的1/3补偿工本费,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产值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对象的规定: (1)实行统一安置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归该集体经济组织。 (2)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3)农村土地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仍然实行统一经营的,其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4)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园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
征地拆迁法律问题: 1、征地拆迁对象抵触情绪较大。 2、在利益调整过程中,部分群众心态失衡引发冲突。 3、征地拆迁政策还待完善。 4、补偿标准不一致。 5、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健全。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拆迁专项法律服务合同的写法如下: 一、首先需要写明聘用方和受聘方的基本信息; 二、然后针对服务期限、委托事项、工作内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三、最后由双方签字盖章。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
进行征地的程序: 1、办理用地申请。 2、拟定征地方案。 3、征地审查。 4、征地审核与批复。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6、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7、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8、补偿安置的实施。 9、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拆迁的程序: 1、用地单位申请领取规划用地许可证。 2、申请拆迁许可。 3、进行拆迁宣传
做好征地信息公开的办法: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就业、财政审计、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价格和收费、信用等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二)全面加强主动公开工作; (三)强化依申请公开管理和服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 【法律依据】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
征地拆迁方案包括:(1)确切的拆迁范围;(2)被拆迁房屋状况(用途,面积,权属);(3)拆迁实施单位及其相应数量的工作人员名单; 步骤有:确定安置区域,确定安置楼结构外观层数等情况。 一.征迁前期准备;确定安置区域,确定安置楼结构外观层数等情况。 二.摸底丈量、复核;《结算清单》填写完毕后交项目负责人复核,签名并加盖公章。 三.报审材料,完善手续; 四.组织培训,动迁准
征地补偿款转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少分或不分。 《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征地补偿款入股死亡是不能继承的,征地补偿款是国家发给所有家庭成员的,不属于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
国家征地流程: 1、征地申请。 2、政策审查。 3、勘测定界。 4、发布征地预公告。 5、征地调查。 6、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7、社会保障方案审查。 8、组织征地听证。 9、征地报批。 10、缴纳报批费用。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