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了但是公司领导不签字不发工资的,处理如下: 1、可以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处理。 3、投诉无果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如果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关于如何在网上对存在欠薪行为的企业进行投诉的具体步骤包括: 首先,劳动者需登录所在地区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完整填写相应的投诉数据; 其次,劳动者亦可选择拨打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热线电话,或是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投诉; 再者,若经过以上两种途径均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劳动者拥有法律赋予的申请调节、仲裁甚至起诉的权力。 对于企业欠薪事件,我们法定的投诉渠道主要有三个: 一是向当地的劳动行政管理局进行投诉,二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诉求,最后,若是上述两种办法仍然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话,可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劳动行政管理局进行更深入的投诉,或者直接至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并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按协议支付工资。(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督保障部门投诉,由劳动监督保障部门介入处理等。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建筑工地干完活老板不给钱的处理方法: 1、可以先与老板协商。 2、协商未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监察大队核实情况的,会责令其限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3、劳动者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拖欠工资属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个人老板欠工资不给没合同没欠条的需要提供如下证据: (一)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二)工资数额以及工资发放时间;(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 (三)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是相应的收据,可以让单位举证您确实领取了工资; (四)证人证言;(如:同事或者是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言) (五)其他一切可以证明单位没有发工资的证据材料。
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方的可执行财产。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对方如果有藏匿、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如果对方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对方确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单位拖欠工资三个月劳动者可以辞职,并且有权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遭遇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二、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1、非法转包工程造成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2、分包单位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工程建设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