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协议合同只要满足《民法典》的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之间想要订立协议的,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是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那么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那么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般情况下订立协议都是采取书面形式。 协议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未成年人是无法贷款的,具体分析如下: 1.未成年无偿还能力 未成年人一般都还在读书,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学习、生活、消费都需要父母负担,根本无法每月偿还贷款所需的钱,所以贷款机构为了防止这方面的风险,也不会给未成年人发放贷款。 2.贷款基本条件 目前市面上的贷款产品都需要满足最基本的三个条件,一个是年满18周岁,二个是提供身份证,三个是有稳定的工作。 3.按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从事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办理,因此未成年人不能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
未成年人订立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分情况判断: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有效;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以外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电子签章有法律效力。电子签章是电子签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电子签名操作转化为与纸质文件盖章操作相同的可视效果,同时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 所以,电子签章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签名,因此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与电子签名类似。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在我国法律法规上早有规定。 可靠的电子签名(电子签章)与传统纸质签字盖章一样,具备相同的法律效力。
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约定,订金的性质主要是预付款,卖方违约时,应无条件退款;买方违约时,可以与卖方协商解决并要求对方退款。一般情况下,交付的订金视为预付款,在交易成功时,订金充当货款,在交易失败时,订金应全额返还,收受订金的一方即使违约,仍应承担返还订金的义务。如果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不退可以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私了协议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受害人所受的伤害是轻伤以下,不构成刑事犯罪,那么协议有效。如果受害人所受的伤害是轻伤及轻伤以上,那么此类“私了”协议应当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就民事赔偿部分而言是有效的,协议是双方约定的,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干涉。就免除侵害人刑事责任部分而言是无效的,刑法是公法,故意伤害侵害的法益不是单一的,其所侵害的法益不仅仅是受害人的身体权、健康权,还侵害了国家的公共管理秩序,因此仅获得受害人的谅解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违法性。
经过公安机关备案过的私人印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是私人印章的法律效力有限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离婚协议书在办完离婚手续后才会生效。如果已经签订好离婚协议,在没办离婚手续前,如果一方反悔,就不会发生效力。法院审判时,也不会按离婚协议书确定判决书内容,可能判离婚,也可能不准离婚。签订离婚协议时,如果一方存在欺诈、胁迫行为。那么离婚后的一年内,另一方可要求法院撤销财产分割的约定,重新分割。需注意离婚协议并不是在签订后立即生效的,而需要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之后,把离婚协议备案在民政部门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即生效时间是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后。
借条复印件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条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则复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和相应的证据效力,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借条复印件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者原物一致的。
员工手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没按照法定程序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制定,只要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履行了相关程序,员工手册则有效。从法律意见上来讲,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明确规定员工是否签字,一般经过上述程序后,并没有规定员工必须签字。从实践操作角度讲,企业或公司最好让劳动者在员工手册上签字确认。企业在用工方面,在系统规范的制定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时,更应注意使其产生法律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