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不可转化为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是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需由原告或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如果没有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申请,法院遵循“不告不理”原则,是不会主动对民事争议加以审理并做出裁判的。
民事诉讼和解调解的区别是:1、效力不同。诉讼归于终结,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2、参加的主体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后者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3、性质不同。
因合同诈骗罪造成直接财产损失的,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提起民事诉讼,起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1、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 2、一般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 3、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而是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的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事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民事起诉状,指民事案件原告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状。
想要提起民事诉讼要做好以下准备事项: 1、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2、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
1、拆除违章建筑,当然是不用给补偿的,不但不补偿,严格来说还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2、但关键的问题是,很多地方以“违建”的名义拆除的往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违章建筑。比如,符合建房条件农民未经审批而建设的家庭唯一住房,因为地方政府实施的一些临时政策而产生的违法建筑等等。 3、这些情况下,违章建筑的存在有其正当性,就不能轻易认定为违章建筑,遇到拆迁或者拆除,不但应当补偿,而且还应当按照法定标准足额补偿。
用户,我们的民法典对于民事诉讼时效有着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具体来说,诉讼时效时长为三年,从权益人明确感知或者应当意识到自身利益受损及其对应义务方之日开始算起。 此外,若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士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问题,则自法定代理人职务终止当日起开始计算。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义务方提出不履行该项义务,其抗辩将被视为合法有效。 若实在存在特例情形,我们会根据权益人的申请决定是否适当延长。
民事诉讼立案的条件是: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立案后要向对方送达一般7日内向被告送达传票,现实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传票一般由法院掌握,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 2、法院立案后应该先传唤被告,通知被告后才会通知原告,也就是说法院先是电话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诉讼文书所不能送达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采用登报的方式送达传票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3、法律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传票在审理期限内下达。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所以最长不能超过这个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