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 法律没有规定民事诉讼立案时一定要请职业律师,请律师的作用无非有二: 一、如果不懂案件所涉及的实体法律规定及相关的诉讼程序,找个律师代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更主要的是可最大限度的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二、如果没有时间处理诉讼事务,也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关于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特点有: 1、特别程序的审理是对一种法律事实进行确认依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因申请人的申请或起诉人的起诉而开始; 3、实行一审终审; 4、审判组织审理案件原则上采用独任制; 5、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6、案件审结期限较短; 7、免交诉讼费用。
通常来说,当发生合同纠纷之时,如果协商或者调解都无法解答,此时可以向人民法庭申请立案。 在需要就合同起诉时,起诉应当准备一些材料提交人民法院,申请立案。具体材料如下: 1.起诉状,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 2.收集准备诉讼所需的证据,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有利的证据及复印件等; 3.带足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会核查是否符合立案要求,然后给予回复。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 1、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2、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3、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1、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 2、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基本特征是: 一、客观真实性,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二、证据的关联性,指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 三、证据的合法性,指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民事诉讼费用标准是: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等。
请律师不是必须的。请律师的作用无非有二:一、如果你不懂案件所涉及的实体法律规定及相关的诉讼程序,找个律师代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更主要的是可最大限度的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二、如果你没有时间处理诉讼事务,也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如果上面两点你都可以做到,那就不用找律师。
在起诉的时候,案件根据地域确定是否有管辖权就叫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又称“区域管辖”、“土地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按照各自辖区对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的分工。 (一)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 是指除法律特别列举以外,其他所有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制度。 (二)特殊地域管辖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针对特别案件所列举规定的特别管辖。 (三)共同管辖行政诉讼的共同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