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特点有:
1、特别程序的审理是对一种法律事实进行确认依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因申请人的申请或起诉人的起诉而开始;
3、实行一审终审;
4、审判组织审理案件原则上采用独任制;
5、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6、案件审结期限较短;
7、免交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2023-06-14 16:09
产生民事纠纷后,诉讼的流程如下:1、产生民事纠纷后,诉讼的流程如下:(1)、起诉准备,主要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写起诉书;(1)、起诉准备,主要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写起诉书;(2)、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准备好的起诉书和证据;(2)、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准备好的起诉书和证据;(3)、法院受理案件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3)、法院受理案件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2022-08-10 09:50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5、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023-05-31 08:41
民事诉讼程序步骤是:1、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2、要有明确的被告,被告要正确;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024-06-18 15:12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主要有以下步骤:庭前准备工作;
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核对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身份;
宣布开庭;
宣告庭审的阶段;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宣判。
2022-08-11 11:20
民事诉讼庭审流程:
1、确定是否要公开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2、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开庭审理时,核对案件基本情况,询问是否提出回避
4、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
5、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增加诉讼请求。
6、依照顺序进行法庭辩论。
7、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无法当庭宣判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