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法律规定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如果职务犯罪被判处的刑罚符合《刑法》所规定的适用缓刑的条件,则可以判处缓刑,不符合条件则不可以判处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
民政部门职务犯罪特点: (一)主体固定:民政部门职务犯罪人员绝大多数是民政部门的中层干部、基层民政办主任、会计。 (二)手段简单:一般采用虚列、冒领、截留等手段。 (三)隐瞒政策:利用优抚对象不熟悉或不知晓国家优抚政策而截留、侵吞各类优抚金、补助款。 (四)串案多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
公司法人的职务就是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民事责任,承担公司民事义务。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我国职务犯罪如果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法律依据】 《刑法》中的第七十二条规定:可以判处缓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犯罪分子属于拘役、有期徒刑是少于三年的。与此同时,还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程度是较轻的。 2、对于社会来说,已经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性。 3、犯罪分子本身已经认识到了自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农村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较为单一,多为村两委成员,且多系共同犯罪。 2、犯罪手段简单直接、肆无忌惮。 3、社会影响恶劣。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一、与长江紧密相关; 二、涉及的部门、行业相对集中; 三、犯罪行为交织、罪名复合情况突出; 四、围猎手段明显; 五、目的非法性强; 六、涉案数额普遍较大; 七、窝案、串案交织。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占用公物:是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长期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的错误行为。 该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八项禁令: 一、严禁擅自处置案件线索、随意初查和在初查中对被调查对象采取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措施。 二、严禁违法使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 三、严禁违法干涉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四、严禁违法违规处理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五、严禁阻止或者妨碍律师依法会见犯罪嫌疑人。 六、严禁在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情况下进行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