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扣除所有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自理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临时工自离是可能会被扣工资的,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的部分,单位可以扣工资,但需要依据公司规章制度执行。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劳动者一般自动离职三日以上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具体期限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法律无明确规定。 3、但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离职和自离不一样。自离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而离职是离开现有的职位、岗位,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离职包括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包括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
离职可不是小事一桩,得按照规矩来。员工离职时,得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完,比如交接工作、清理档案这些,不能马虎。要是员工没办完手续就走了,公司也不能随便把他的工资全扣了,这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基本原则。 不过,要是员工因为自己的原因没办手续,导致公司亏了钱,那公司也不能吃哑巴亏。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让他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这个赔偿可以从工资里扣,但得有个度,不能乱扣一气,得合理合法,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公司员工自离有工资。无论什么情况离职,只要形成了劳动关系提供了劳动,单位都需要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有工资。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劳动者已提供劳动部分对应报酬不应被剥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发工资。但是员工无故自离很有可能没有对工作进行交接、办理离职手续,有可能违法合同约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职工自离后三十日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的,自离三日后可以解除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时,职工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日即可。职工擅自离职强行解除劳动关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职工进行赔偿。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在法律层面,有明文规定,若企业员工有意离职,只需遵循正规程序逐步办理手续即可。 对于公司而言,并无任何权力加以阻止或是横加干涉,然而,仍存在部分企业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员工未经合法程序擅自离岗,将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存在挽留人才之动机,故此强行要求员工以扣除薪酬作为代价。 然而事实上,企业是没有权利因员工自发性离职行为而扣除其应得薪资的,理当依照既定的劳务合同条款准时付清所有薪资。 如果有些自离员工因此遭到公司扣发工资待遇,他们有权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亦或是委托律师发起劳动仲裁来解决此事。
辞工不批自离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讨要工资。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的,是不需要经过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的,单位不批准离职且不发工资显然是违法的。 即使劳动者没有提前书面提出离职申请的,单位也不得以此为理由克扣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