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然降薪,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就不合法。 如果公司出现严重困难,公司和员工协商一致,员工同意降薪帮助公司度过难关的,公司降薪是合法的。 例如,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是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见未经过双方协商的情况下,该公司单方降低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变更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也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故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单方降低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
如果是单位单方面调岗降薪的,将违反《劳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也就是说变更劳动合同需要经过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一致,单位不得单方面进行变更。而调岗降薪就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如果单位是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进行调岗降薪的,则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实践,员工因不接受降薪而被迫离职的,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结论 有权获得补偿:若公司未经协商单方降薪,导致员工被迫辞职,属于公司违法变更劳动合同,员工可主张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违法辞退的双倍赔偿:若公司因员工不接受降薪而直接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双倍经济补偿金。 二、法律依据与核心逻辑 公司降薪行为的合法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变更劳动合同(如降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且须以书面形式确认。若公司单方降薪且未征得员工同意,属于违法行为。 员工被迫离职的合法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公司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如擅自降薪),员工可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对怀孕职工调岗降薪是不合法的。 首先,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 如果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如果单位未与女职工协商一致,单方面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就是违法的;即使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经与单位协商后进行了岗位调整,工资也是要保持原来的水平,不能降薪。
一般来说是不可以的,除非双方协商同意。 劳动者在病假期间,公司调岗和降薪是不合法的。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强制调岗降薪的赔偿标准由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时决定,法律没有规定。 强制调岗降薪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用人单位在不符合法定条件时利用克扣工资、降薪调岗等手段逼迫劳动者主动辞职的,劳动者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不得在未经协商也无法律规定的情形下,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即便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变化,为了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用人单位也应当对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和工资报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做出说明,如劳动者工作能力不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公司想调整工作岗位,就要拿出不胜任工作的事实证明。 对于公司能否单方调整岗位问题,有三种情况是可以的:第一,员工不胜任工作时,即公司要有员工不胜任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依据,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单方调岗或者培训;
公司调岗降薪的,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若公司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不存在法定情形,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工作内容和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调岗调薪应视为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
单位不可以单方面调岗降薪。调岗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需要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才可以变更,单方面单方的变更行为是无效的。但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岗,且调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惩罚性质,工资待遇不降低,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则调岗有效,这种情况单位可以单方面调岗。或者由于劳动者确实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工作的,单位也可以单方面调岗。
员工被降薪一年内都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