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主体是否就是行政机关
一般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但行政主体也包括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二、行政机关是否有可能是被告
行政机关有可能是被告。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4)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5)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6)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024-12-10 11:16
2024-12-04 11:45
在处理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理性,并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要注意各个途径的时效要求,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024-10-12 09:28
2024-09-19 09:32
2024-09-06 09:14
行政处罚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这一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