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诈骗罪的核心要件之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然而,“非法占有目的”是一个主观要素,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中的客观事实进行推定和认定。
以下是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常见情形和判断标准:
一、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可以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的事实或隐瞒重要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
携款潜逃
行为人取得财物后,立即逃离现场或隐匿行踪,逃避返还义务。
挥霍骗取的财物
行为人将骗取的财物用于个人挥霍、赌博、非法活动等,导致无法归还。
使用骗取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行为人将骗取的财物用于走私、贩毒、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隐匿、转移财产
行为人取得财物后,故意隐匿、转移财产,逃避返还责任。
拒不返还财物
行为人明确表示不归还财物,或者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返还。
明知无履行能力而骗取财物
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仍与他人签订合同并骗取财物。
其他可以认定为非法占有的情形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
由于“非法占有目的”属于主观心理状态,司法实践中通常通过以下方式予以认定:
结合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推定
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行为人是否采取欺骗手段获取财物;
行为人取得财物后的用途和去向。
考察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和态度
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约能力;
行为人是否积极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
分析行为人的事后表现
行为人是否逃避债务或隐匿行踪;
行为人是否主动退还财物或赔偿损失。
综合全案证据认定
法院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证据材料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综合判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在认定“非法占有目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
民事欺诈:行为人虽然存在欺骗行为,但其目的是为了促成交易或获取利益,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事诈骗: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直接获取他人财物。
不能仅凭未还款就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如果行为人因客观原因(如经营失败、资金链断裂等)未能按期还款,但有证据证明其并无非法占有目的,则不应认定为诈骗罪。
特殊情况下的认定
对于借款型诈骗,需重点审查行为人借款时的履约能力和借款后的用途;
对于合同诈骗,需重点审查行为人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恶意违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5-04-30 08:50
未成年被批捕不一定会判刑。批捕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仅表明有初步证据证明其涉嫌犯罪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但最终是否判刑需结合案件事实、法律程序及未成年人具体情况综合判定。
法律解析
一、批捕的法律性质
批捕(批准逮捕)是司法机关为防止嫌疑人逃避调查或继续危害社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需满足以下条件:
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如串供、毁灭证据、再犯等)。
提示:批捕仅代表程序推进,不直接等同于“有罪”或“必然判刑”。
2025-04-30 08:47
核心结论
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主观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客观帮助行为(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
情节严重(如帮助对象≥3人、支付结算金额≥20万元等)。
一、构成要件详解
(一)主观要件:“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
“明知”的认定:包括“确切知道”或“应当知道”(根据行为人的认知能力、交易异常性等综合判断)。
例如:交易明显异常(如频繁更换服务器、要求规避监管)、对方隐瞒真实用途等,均可推定行为人“应当知道”。
排除情形:若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实施犯罪,且无证据证明其可推断知情,则不构成本罪。
2025-04-30 08:41
核心结论
仅有他人供词而无其他证据,一般不能认定赌博行为成立;但若存在其他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即便不承认仍可能被处罚。
具体处理规则
仅有供词的情况
若仅有他人指认(如小何、小李供出小胡),但无赌资、赌博工具、监控录像、在场证人等直接或间接证据佐证,公安机关通常无法认定赌博行为成立。此时当事人一般不会被处罚。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仅有口供不能定罪,必须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2025-04-29 08:52
盗窃一台电脑的判刑需根据电脑价值、犯罪情节及嫌疑人悔罪表现综合判断,可能面临拘役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详细分析
一、量刑核心依据
电脑价值
数额较大(通常1000-3000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例如,盗窃价值3000元的普通笔记本电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
数额巨大(3万-10万元以上):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盗窃高端工作站(价值5万元以上),可能判3-5年。
数额特别巨大(30万-5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5-04-29 08:50
赌博中“看场子”的人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具体需根据其行为性质、参与程度等综合判断:
一般参与看场子(未提供场地、赌具等条件):处行政拘留或罚款;
为赌场提供帮助(如提供场地、赌具):构成开设赌场罪共犯,可能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5-10年有期徒刑。
详细分析
一、法律定性
一般参与行为
仅维持赌场秩序、未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看场子”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15日拘留,并处500-300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