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未签订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劳动工伤 2025-04-08 16:26 标签: 未签订 劳动合同 怎么办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通过证明事实劳动关系、主张双倍工资、要求补签合同或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补偿等方式维权。具体操作需结合证据收集、时效限制和法律程序推进。

一、分步处理方案1. 收集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关键证据

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转账凭证等);

社保缴纳记录(需显示用人单位名称);

工作证、工牌、考勤记录或排班表;

工作成果(文件、邮件、项目记录等);

同事证言、工作群聊天记录或与上级的沟通记录。

法律依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明确,上述材料可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

2. 主张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

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满1年未签合同

劳动者需在1年内提出主张(仲裁时效)。

计算方式

双倍工资起算时间: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

截止时间:补签合同前一日(最长主张11个月)。

操作步骤

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补签合同;

若单位拒绝,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申请需提交证据材料,主张支付差额部分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责任)。

3. 要求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协商优先

向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补签要求,可通过邮件、书面函件留存沟通记录。

投诉维权

若单位拖延或拒绝,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拨打12333或现场提交材料),劳动监察可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4. 解除劳动关系并主张补偿

适用情形

用人单位超过1年未签合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但仍未补签;

劳动者因单位过错(如长期不签合同)主动解除劳动关系。

补偿标准

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操作提示

解除劳动关系需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并保留送达证据。

二、特殊情形处理1. 超过1年未签合同

法律后果

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签订书面合同。

双倍工资主张

仍可追讨用工满1个月至满1年期间的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但需注意仲裁时效(从满1年之日起1年内提出)。

2. 单位拒绝承认劳动关系

应对措施

通过仲裁或诉讼确认劳动关系;

结合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工作记录等形成证据链

三、维权流程建议

行动顺序

协商补签→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法院起诉(仲裁为诉讼前置程序)。

时效控制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1年(自用工满1个月起逐月计算);

民事诉讼时效:3年(适用于直接起诉或无争议的欠薪)。

风险提示

避免超过时效导致权利丧失;

仲裁或诉讼败诉风险较高时,可优先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施压。

附:法律文书模板

劳动仲裁申请书(需写明请求事项、事实理由及证据清单);

补签劳动合同通知书(注明要求签约的期限及法律后果)。

若有进一步疑问或需要文书指导,可联系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或专业劳动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苏治山律师

苏治山律师

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

刑事辩护 医疗纠纷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