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遗弃罪构成要件和规定是啥

刑事辩护 2025-05-13 16:30 标签: 遗弃罪 构成要件 规定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负有法定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此罪者,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二、构成要件详解1. 主体要件:特殊义务人

义务来源: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扶养义务且具备实际扶养能力的人。例如: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

成年子女对无生活能力父母的赡养义务;

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养义务;

其他基于监护、收养等法律关系产生的义务。

2. 主观要件:故意拒绝

主观心态:行为人明知自己有扶养义务且有能力履行,却故意拒绝扶养。例如:

为逃避经济负担而遗弃患病亲属;

因嫌弃被扶养人而断绝联系。

3. 客观要件:情节恶劣的行为

行为表现:以作为或不作为方式拒绝扶养,导致被遗弃者陷入危难。以下情形视为“情节恶劣”:

因遗弃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

被害人因遗弃生活无着、流离失所或被迫乞讨;

遗弃行为手段恶劣(如将婴儿遗弃在荒郊野外);

长期、多次遗弃且拒不改正。

4. 客体要件:侵害平等权利

保护法益:本罪侵犯的是被遗弃者在家庭中平等接受扶养的权利,破坏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关系。

三、量刑标准与实务要点

基本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构成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情节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轻重,需结合以下因素:

被害人的生存依赖程度(如是否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行为人的经济能力和主观恶性;

遗弃行为的持续时间及后果严重性。

与民事纠纷的区分

若因经济困难暂时无力扶养,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仅构成民事纠纷,需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扶养问题;

若主观恶意明显且后果严重,则构成犯罪。

四、典型案例参考

例1:子女将生活无法自理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不提供饮食和医疗照顾,导致父母健康严重恶化,构成遗弃罪。

例2:父母遗弃患病新生儿于医院,致其病情加重,属于“情节恶劣”,需承担刑事责任。

提示:若遭遇遗弃行为,应及时报警或向司法机关求助,并保留医疗记录、通信记录等证据,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段加涛律师

段加涛律师

江西中景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经济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