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并不要求全体股东必须参加。
一个股东可以成立有限公司。
一个人可以成为多家公司的股东。
代持股东一般不承担公司的责任。但是如果实际出资人未履行完毕出资责任的,则代持股东需要与实际出资人共同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代持股股东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利益的更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挂名股东强制退出流程如下: (1)公司开股东会,做股东会决议,把股东转给实际持有股东或者股东委托的其他人; (2)和接受股份股东签股权转让协议; (3)公司章程做修正案,变更股东名单; (4)最后拿上面这些和单位营业执照、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去工商局办理变更。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可以是公司外的第三人。
股东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的差异在于: 1. 权力来源:股东权利根据用途可分共益权和自益权,代表诉讼由行使自益权的股东发起;直接诉讼则由受害股东发起。 2. 诉讼缘由:代表诉讼源于管理层侵害公司利益,旨在公平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直接诉讼起因为侵害股东权益,旨在保障股东合法权益。 3. 诉权性质:代表诉讼中原告拥有形式诉权,实际诉权归公司所有;直接诉讼中原告同时拥有形式和实质诉权,以保障自身权益。 4. 诉讼角色:直接诉讼中股东为原告,公司为被告;代表诉讼中被告为侵权的高管,公司是否参与诉讼及其法律地位因国家而异。 5. 原告资格:代表诉讼需满足特定条件,即在一定期限内持续持股或当前持有一定比例股份的股东才有资格。
股东会决议在下列情况下无效: 1、股东会决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应认定为无效; 2、股东会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入股公司,成为股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失信被执行人若是自然人的,不能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都将受到信用惩戒。
在满足特定情况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出资者有权提起作为代表的股东诉讼。
法律并没有规定公司股权具体如何协议分配。在公司成立之时,股东可以就股权经过协商,协商后分配。就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股份是按照投资金额和注册资金的比例确定的。 股权分配协议首先要确定你们公司的注册资本和法人代表,然后在公司章程里确定你们商量好的投入比例股份公司股份应当按照创建公司出资金额,还要考虑是否参与经营管理,是否一方具有技术投入等因素,如果有一方参加经营可以适当增加其股份,一方投入技术支持也应当适量增加其股份。
公司注册资金实缴,这几个步骤一定要做,否则会被认定为实缴没有到位。 1、股东一定要把投资款转入公司对公账户上,转款备注写明投资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银行转账的方式,不能用现金出资。如果是用实物出资的,需要出具评估报告。 2、公司收到投资款后,财务进行财务处理时,一定要计入实收资本。 3、实收资本到位后,一定要及时缴纳印花税。 4、工商年报的时候,也要注意登记实际的实缴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