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在网上造谣的,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尚不构成犯罪的造谣行为有:行为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其他行为。违反刑法的造谣行为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024-07-18 09:45
1.发掘和搜集间接证据:
尽管面临缺乏直截了当的证据窘境,但仍应竭尽全力去搜罗与污蔑言论内容相关的各类间接证据,例如聊天记录、社交媒体发布的帖子、往来电子邮件等等。
这些间接的线索也许能为您证实自己的无辜,或者揭示那些恶意中伤的始作俑者。
2.激励公众见证:
倘若有其他人也目睹了这些恶意污蔑的传播过程或者了解相关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就可以担当起重要的证据角色。
要尽可能地联系到这些人士,请求他们能够提供相对详细的书面或口头证据,从而有力地支撑您在这场风波中的立场地位。
2022-09-23 16:24
别人造谣你名声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
被他人造谣的,如果对自己的名誉、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当事人可以收集造谣的证据,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2024-07-04 11:04
电话通话录音若得到效力的确定,一般是能够作为法庭直接证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以及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2023-06-05 11:03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如果是公诉案件,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如果是自诉案件,只要行为人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事实,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立案。
2023-06-05 10:50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如果是公诉案件,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如果是自诉案件,只要行为人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事实,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