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劳动者被要求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费。如果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09 09:28
公司要求加班没有加班费违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5-03-20 09:43
若用人单位在员工完成特定工作内容后,未能依法提供相应的加班薪酬补偿,属于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的行为。
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下列公式来精算并向员工支付合理的加班薪酬:
在工作日加班的,其薪酬应为员工每月的基本工资除以全年每月的均等计时薪酬日数再乘以150%,最后得出的结果即是员工相应的加班薪酬。
如在周末或公众假期加班时,其对应的薪酬则应是基本工资除以同等计薪期内所有月份的均值,再乘以200%作为加班薪酬补发给员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话,此时的津贴报酬应该等于基本工资除以同样的均等计量周期内所有月份的总和,最后乘法以300%之后,得出的就是员工在此类期间
2025-02-17 15:07
加班费太少可以先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未果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劳动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少于正常上班时间工资的劳动报酬。
2025-04-30 09:03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如果是索要劳动报酬,时效是可以从离职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不超过一年,哪怕是要在职期间十年前的不受影响,只要在离职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就可以。
2021-03-10 14:43
工作日的加班费与本月的基本工资一起发放。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四、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五、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法定假日安排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