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宅基地的法定条件是:
1、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必须符合一户一宅政策,且面积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3、必须符合本村统一的居住整体规划;
4、必须征求四邻意见。
法律依据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宅基地:
(一)因国家或集体建设、移民、灾毁等需要迁建、重建的;
(二)实施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或旧村改造,需要调整拆迁的;
(三)现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本办法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
(四)已具备分户条件且原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本办法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
(五)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或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
(六)离休、退休、退职的职工,复员军人和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证明回原籍定居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
2022-09-29 08:52
年满20周岁的本村村民,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设新房,且缺少找基地的(包括男方到女方落户的);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城镇居民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农村确无住宅的;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或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等原因需要搬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5-01-17 11:29
宅基地的申领条件有:
1、家庭无宅基地的;
2、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居住,现有宅基地无法满足分户居住需求的;
3、因自然灾害、政策性搬迁、政府规划实施等原因,需要重新选址建设住宅的;
4、法律、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村民委员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1、为实施村庄规划进行旧村改造需要调整住宅,新房建成后,逾期无正当理由不拆除旧房、退出原宅基地的;
2、因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等原因确需占用宅基地的;
3、因户口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宅基地的;
4、一户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其多余的宅基地;
5、未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宅基地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审批宅基地:
1、年龄未满二十周岁的;
2、原有宅基地面积已达到规定标准或者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3、户口已迁出本村,不在当地居住的;
4、农村村民将原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他用,又申请宅基地的;
5、村内有空闲地、原有宅基地未利用又申请占用农用地的;
6、不符合乡(镇)、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7、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情形。
2023-08-17 15:35
申请宅基地的法定条件是:1、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必须符合一户一宅政策,且面积不得超过规定标准;3、必须符合本村统一的居住整体规划;4、必须征求四邻意见。
2025-02-12 16:53
村民申请宅基地新建住宅,按以下程序办理:
1.申请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村委会审核合格的,经村内民主程序同意后,在村内张榜公示七天。
3.村内公示无异议的,持村委会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向街镇提出申请。
4.街镇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合格的出具《农村住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农村宅基地四至范围确认表。
5.填写四邻签字协议书。
6.街镇将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报送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局。
7.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局分别进行现场勘查。
8.经会审合格的,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局分别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宅基地申请条件有:
(一)申请的宅基地位置必须符合土地方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二)申请面积是否符合宅基地审批标准。
(三)申请人的户口必须在申请宅基地所在村组。
(四)申请宅基地要先向村委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证明,符合规划建设和申请条件的,村镇签署意见报县政府审批颁发集体土使用证。
2022-08-31 09:33
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是对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限额资金救助,享受医疗优惠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包括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给予医前救助,并资助其分别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大病救助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申请:
1、参保人为城乡低保对象;
2、参保人为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
3、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
4、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
5、若参保人为以上救助对象,还需要有本地户口,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指定医疗机构就治,且经过医疗保险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