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请病假可以提起向领导申请,填写病假条;如果需要请几天以上的假则需要经理批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请病假的,可以通过电话请假,但是之后必须完善请假手续。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2022-08-27 08:45
“不需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小孩子未满18周岁的,应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携带书面申请、父母共同签署的同意书、本人同意书、户口簿等材料申请办理;孩子年满18周岁的,应由其本人应依法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孩子改名所需的条件:1、本人要表达改名的意愿;2、理由要充分,比如重名等;3、本人要承诺改名后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责任均由自己承担。”
2022-08-10 14:56
原告起诉被告开庭法院必须通知被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2022-08-11 13:54
原告起诉被告开庭法院必须通知被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2023-05-11 17:09
员工未休年假,非公司工作安排原因,只需要支付正常薪资不是指另外多付一份单日正常薪资吧单日正常薪资吧?
未休年假的工资,用人单位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023-04-23 11:30
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处理。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