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的都是假的,逾期就是他们冒充法院、律师发短信原告起诉到法院是法院向被告送达上诉状、传票,需要签收的,不是对方通知,更不是短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022-10-18 09:36
收到的法诉通知短信是假的,多半是诈骗行为,法院不会给你打电话,发短信,只会给寄传票。
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在案件受理立案后,法院会向你送达书面的传票,传票上载明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如果其他方式通知你开庭,你可以到通知你的法院去询问,如果是真的,需要领取传票。法诉的通知是真是假必须以法院的传票为准。
2022-10-09 15:27
12368短信收到法院立案通知一般是真的。建议你去法院查询一下或者委托律师处理,及时了解案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所以12368短信收到法院立案通知一般是真的,建议你去法院查询一下或者委托律师处理。中国“12368”司法服务热线首个试点单位——北京法院“12368”司法服务热线于2009年1月7日正式开通。“已开通的“12368”司法服务热线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诉讼知识、北京市各级法院的地址路线及联系方式等静态信息;随着服务热线的进一步建设,还将为诉讼参与人提供动态的案件进展情况,并提供民意调查、信访等服务。法院地址路线等情况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指定的手机;动态信息服务开通后,立案说明、案件文书等的详细内容可以按要求发送传真到指定号码。
2022-10-17 15:36
被立案通告了的人不会收到私人手机发的立案通告短信。
立案后,法院会书面通知双方,告知已立案,并将原告起诉书发给被告,让被告应诉,并通知开庭时间,以便双方出庭。注意这种通知,是用书面形式,而不是口头、电话、派人传话等形式。
2022-09-16 11:54
贷款逾期是可能会被起的诉,并且法院也会通过12368短信服务平台发送短信,而前面有提到起诉短信有真有假,其实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具体如下:
1、看短信发送单位署名。诉讼短信是通过12368号码发送的,而真的被起诉短信发送单位的署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假的诉讼短信发送单位署名是“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热线”。
2、看短信诉讼内容。真假诉讼短信抬头都可能有“XXX人民法院”,但是假诉讼短信可能只是有个验证码,而真的诉讼短信内容中会有案号,事由,原告等相关信息。
12368诉讼短信署名单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并且只有验证码的,这类诉讼短信是假的,其实大部分是催收用借款人的手机号码在司法网上继续进行注册,利用借款人对起诉的恐慌来施压逼他们赶紧还款。
12368诉讼短信署名单位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并且短信内容有案号,事由,原告等相关信息才是真的被起诉了。
2022-09-21 10:00
手机收到律师函短信通常不是真的。
律师函通常以快递的方式发送。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律师用律师函对某一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和风险估计,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师的判断,对送达对象晓之以法律事实,动之以利弊得失,让送达对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评价,即传法达意。
律师函的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对于诉讼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律师函并不是真正有效,具体还要法院的认可,如果法院不认可,则是无效的律师函。律师函必须要有律师签章和盖章,代表对此函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为伪造。如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